11月28日,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傅承新、郑晓冬应邀到天博买球普洱茶学院为师生做学术报告。学院201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2019级植物科学与技术、食品质量专业师生参加报告会。副院长罗屏、浙江大学挂职副院长王友永分别主持报告会。
傅承新教授作了题为《基因组时代的植物资源和植物系统学研究》的报告,就基于分子标记、基因组研究植物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与师生交流,为师生深入浅出展现了植物系统进化和分类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学术成果。
郑晓冬教授作了题为《大健康背景下的功能性食品开发思路》的报告,从功能性食品概况、国家发展战略、国内外发展概况、产业发展需求、产品研发思路五个方面,结合具体祥实的例子为师生讲解。启发师生从“原辅原料、法律法规、工艺技术、加工装备、营养健康”对我国功能食品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思考。
在交流互动环节,两位专家分别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对师生的提问给予一一解答。两位专家的讲座趣味盎然、气氛活跃,深受学生欢迎,使学院师生受益良多。
最后,两位专家勉励同学们树立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加强专业认知,拓宽专业视野,努力付出,终会有收获。
通过本次学术报告,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食品等专业,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认知,增强了专业自信,为树立专业理想、坚定未来专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左到右依次是: 郑晓冬教授学生、王友永、郑晓冬、傅承新、罗屏
专家简介:
傅承新,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生态所植物系统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室);浙江省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植物学会理事长,浙江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资源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系统进化、保护遗传学及植物分子系统学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承担的研究项目有:国家基金中美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8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和横向课题多项等。已在本领域国内外主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发现并发表新种6个;主编和参编教材和专著8部。目前,与美国Wisconsin大学植物系,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北卡洲立大学植物与微生物系、德国Herdeberg大学生物系、密苏里植物园等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郑晓冬,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生物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研究领域为食品生物技术、功能性食品、食品安全、发酵工程。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H指数39。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百优博士论文奖。先后主持或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目标导向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重大横向课题等40余项。曾获得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积极分子、事业家庭先进个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