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孔海南到天博买球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巡讲”,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精神及上海交通大学“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师团队”守护洱海的故事。
校党委书记罗进忠在主持讲座时说,孔海南教授扎根洱海,把课堂从三尺讲台延伸到污染治理的现场,在真正的科研实践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素养。希望老师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希望同学们将人生规划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学校总部5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讲座。
孔海南教授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回信全文。作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团队负责人之一,孔海南说:“我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和团队教师们都感到无比振奋、倍受鼓舞! 上海交大‘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师团队’扎根洱海十多年,把课堂从三尺讲台延伸到了污染治理的现场,让学生们在真正的科研实践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素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直坚守的东西。”
孔海南教授说:“做洱海的守护者,我无怨无悔!”孔海南教授曾在日本筑波科学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水环境部等作为交流学者学习工作13年,参与过日本第二大湖泊霞浦湖的“日本国家湖泊研究计划”及多项中日水环境课题研究,2000年初,考虑到国内河湖流域存在严重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决定回国进行湖泊河流研究工作。在上海交大任教授后,曾向中央汇报过《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严峻现状》《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等,先后参与太湖、巢湖、西湖、洱海、滇池、长江三峡、苏州河等河湖、水库的综合治理与示范工程。
然而,最为牵动孔海南的心的要数洱海。从上世纪90年代始,洱海长期遭受湖水富营养化折磨,两次大规模蓝藻暴发,使湖水水质急剧恶化。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水环境的恶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洱海保护被纳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孔海南和他的团队联合中国环科院、中科院水生所、中国农科院等几十家单位,驻守洱海十多年,让曾被过度开发不堪重负的美丽洱海,逐步重现了昔日大理“母亲湖”的风采。洱海治理的成果被称为全国湖泊治理的生态样本,被列为国家水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被国家环保部表彰为“洱海保护模式”,洱海保护治理经验“政府主导、依法治湖、科技支撑、企业创新、全民参与”开始推广,使大家坚信通过科学治理,全国的江河湖海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理,重现青山绿水的美好环境。
孔海南在洱海项目启动时已年满58岁,且患有房颤型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曾两次在校园和洱海现场发作晕倒。在洱海项目实施的多年时间内,孔海南每年在上海家中不到一个月。他坚持自己做低盐清淡的三餐饮食,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病几率,随身带有心脏节律监视器与袖珍心电图机,以防万一应急等措施。2012年5月,洱海项目进入验收阶段,他的心脏病几乎每周发作,但他一直坚持到当年9月项目验收结束,才紧急回到上海连续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心脏手术。
十余年来,团队共有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洱海等河湖治理一线,目前常年有20余名师生在大理等地进行实地科研,共完成野外样品采集30000余次,分析水质指标160000余次。他们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洱海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做实验,是每天洱海水质监测的必修课。每天早上八点半出海后,到下午四点半34个采样点全部走完,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洱海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需要数十年努力的艰巨复杂的工作,洱海流域综合治理需要持续的人才培养, 2019年10月24日,孔海南慷慨捐资200万元人民币,与中国水环境集团共同发起,与交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总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理研究院及交大校友企业等和大理州的政府、大理大学、天博买球、企业一起,共同设立了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用以培育洱海保护英才及资助洱海保护科学研究。
讲座最后,孔海南教授说:“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治理,因水体污染消失多年的洱海海菜花又回来了,而且大面积生长,为洱海增添动人景致的同时,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可以说,洱海治理的成效,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佐证。”
精彩讲座 反响热烈
孔海南教授声情并茂的精彩讲授,赢得了现场师生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表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海南教授学习,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纪检处郭鑫老师:聆听了孔教授的专题讲座,除了有收获,更多的是感动。满头银发,彬彬儒雅,治学严谨,环境工程专家,毕生研究中国湖泊,致力于湖泊流域污染控制与治理。作为云南美好生态的获益者、大理洱海东岸的常驻民,被孔教授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方面专业学识所折服,为孔教授无怨无悔“守护洱海20多年”而感动。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瑞佳老师:今天听了孔海南教授巡讲,深受感动。孔教授从1996年与洱海结缘,十多年扎根大理,守护洱海生态环境。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将科研论文写在云南的土地上。天博买球作为洱海之畔的一所新建大学,十分关注“母亲湖”洱海的生态环境,设有洱海研究院,有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保护洱海,需久久为功,希望保护洱海的队伍能在滇西大师生中延续下去。
普洱茶学院2021级茶学3班王瑛玭同学:听了孔海南教授的讲授,我才真正意识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感谢孔海南教授为洱海治理作出的贡献,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将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立志成为洱海保护的接棒人,为洱海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李泓佳同学:孔海南授一辈子从事水环境研究,成就斐然,令人尊敬。环境治理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物介绍>>>
孔海南,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同济医科大学毕业,获日本国立山口大学博士学位。2019年11月,个人发起成立“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2014年获云南省科技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还曾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上海市教卫师德标兵、上海市教卫优秀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思源贡献纪念奖。被称为“洱海守护者”,他带领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团队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在银苍玉洱畔,为洱海水体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研究竭尽心力。作为一名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用坚守兑现了“十年洗一湖”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