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天博买球党委书记罗进忠,党委副书记、校长袁希平率队到祥云县调研乡村振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为双方下一步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优质生源基地建设等工作进行洽谈。
党委委员、副校长杜一民,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直属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红色传承”现场教学基地刘厂镇王家庄、乡村振兴州级试点现场点聚龙庄园、云南驿特色小镇、祥云职中、祥云县人民医院等地调研。
当日下午,滇西大调研组和祥云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工作座谈会。祥云县县委书记王远主持会议,祥云县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张挺介绍祥云县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工作情况,祥云县党政领导及县政府办公室、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教育体育局、卫生健康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罗进忠对祥云县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表示衷心祝贺。罗进忠指出,祥云县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产业经济中心城市、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推进“美丽乡村万村示范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现祥云一中晋升省一级二等完中、建成1所高等职业院校和“祥云职教园区”;滇西大承载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改革,助推滇西脱贫开发、扶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这是滇西大和祥云县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是双方合作的基本前提。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的振兴与培养,靠的是建立健全适合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滇西大现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前教育、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与祥云县的“十四五”规划中的目标任务人才需求高度契合,双方可以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滇西大优质的师资资源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更能成为祥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做到锦上添花。目前,滇西大与怒江州、迪庆州成立了合作办学学院怒江学院、迪庆学院,实现了专科以上人才的本土化培养,这为双方合作在祥云县建成1所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职业园区的目标打下了一定基础,双方要加深合作,进一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愿景,共赢发展。
罗进忠强调,此次调研工作座谈会是滇西大与祥云县开展合作办学的起点,我们将与祥云县委、县政府一道,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整合资源优势,凝聚发展合力,共同推进祥云县区域产业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五网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城乡发展、绿色发展等工作,培养适应祥云县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祥云县高质量发展。
袁希平指出,滇西大总部在大理,滇西大首要的任务就是为大理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支撑。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滇西大能为祥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什么。滇西大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纸上规划到落地开花,实现了教学运行“走起来”、教学质量“提起来”、校院教学管理相对“顺起来”。学校积极履行“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传承一方文化”的使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
袁希平强调,滇西大的发展紧密结合大理州的“十四五”规划,主动对接当地产业、企业,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大理州的人才需求。关于乡村振兴,滇西大和祥云县可以做很多文章,滇西大有平台,祥云县有资源,双方倾力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会后,滇西大相关部门要和祥云县加强交流,尽快制定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各学院要先动起来,杜绝“等靠要”思想,将能做的事尽快做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王远代表祥云党委、政府作表态发言: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思考祥云县的发展问题;二是突出精准抓对接,用好滇西大的人才聚集优势,推动祥云县经济、教育、卫生医疗等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三是立足特色抓落实,积极加强与滇西大的沟通协调,尽快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落实、落细落小,尽快见成效。
▲祥云县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张挺介绍祥云县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