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王仕平率队到天博买球调研,加强沟通对接,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期间,校党委书记罗进忠会见了调研组一行。
罗进忠会见中强调,怒江学院自2019年12月10日挂牌以来,学校与怒江州人民政府合力而为,实现了两个专科专业招生,专科以上教学工作积极推进。办学中仍然面临加强管理和提高师资队伍问题。下一步,总部会继续发挥好管控、服务、协调、创新职能,推进怒江学院建设。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丽宏主持座谈会。怒江州政府办、教体局、州医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学校总部部分银龄教师及各学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杨丽宏指出,此次座谈会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学校与怒江州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为主题的一次重要研讨会和务实有效的工作推进会。双方就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达成共识。与会人员对怒江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目标,以及办学双方如何按照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紧迫性、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达成高度共识,也是滇西大深入了解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思想大解放的研讨会。
杨丽宏说,怒江州、滇西大有今天辉煌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优势,是靠政策支持,走不一般的路径艰难发展起来的,靠全国人民支持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的。双方在脱贫攻坚阶段积累了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献身事业的家国情怀。这种依靠不一般的背景、政策和不一般路径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们校地合作办好怒江学院的情感基础和逻辑起点。我们相互之间通过共商共建可以实现共享共赢。我们要做的事很多,要抓住政策机遇,一件一件地做实,努力培养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杨丽宏表示,校地合作双方当务之急是要共同制定好怒江学院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十年规划,这既是人才培养规划,也是促进地方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长远规划。找定位、找目标、找措施,对接好、衔接好,这是我们双方目前需要做的,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双方要围绕“十四五”规划,加强专业建设、队伍建设,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怒江州要尽快配齐怒江学院班子,学校总部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共同推进怒江学院建设发展,共同探索实践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怒江模式。
王仕平说,目前,怒江州和滇西大的合作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当前必须把护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办好。他指出,双方需要合作的点很多,如果过分追求面面俱到反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必须找准切入点,尽快做好下一个阶段合作的规划,确定时间节点和路径图,最好是每一年度都有一个计划及落实情况反馈。王仕平建议,一是共同加强滇西大怒江学院科研、师资队伍、管理能力的建设,切实推进教学等相关工作;二是加快怒江州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地办学与企业深度合作;三是增进滇西大其他各学院、专业与怒江学院的交流合作;四是希望滇西大领导、总部各职能部门和银龄教师多到怒江州调研,指导工作。
其他参会人员围绕怒江学院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3月31至4月1日,杨丽宏率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负责帮扶怒江学院的管理学院、傣医药学院负责人,到怒江学院调研2021年春季学期工作推进情况和“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情况。期间,调研组在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领导陪同下,到怒江州中心血站、怒江州中医院、林生暖民鞋业扶贫车间、美丽公路小沙坝服务区、维拉坝异地搬迁村史馆和合作社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杨丽宏强调,怒江学院要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为目标,改变传统办学的固有思维,按照需求驱动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紧扣怒江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加强专业研究,重视思政教育,提前谋划,提前思考,紧抓机遇,办出特色,办出品质,将学习成果进行最大化转化,提高就业率,提升专业品质,服务怒江发展,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岗位能力与课程对接,特色鲜明、符合贫困地区所需的高起点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