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至19日,天博买球党委副书记、校长袁希平带队到普洱茶学院调研,期间,出席了普洱市政府与天博买球共建普洱茶学院第三次联席会议,双方围绕校地合作办学、促进普洱茶学院建设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共识。
普洱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勇出席会议,普洱市政府副市长胡剑荣主持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丽宏全程参加活动。
刘勇向滇西大对普洱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普洱市高度重视普洱茶学院建设,今后也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普洱茶学院建设发展。普洱市将加强沟通、加强协作,着力解决目前普洱茶学院的新校区建设、人员编制等工作中面临困难和问题,加快普洱茶学院硬件建设,推动引进高素质人才,推动学院建设发展。随着普洱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普洱茶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希望普洱茶学院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扩大普洱茶学院办学影响力,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提升普洱茶学院的知名度。普洱市坚定办学信心和决心,一定办好普洱市人民自己的大学。
袁希平对普洱市给予滇西大办学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滇西大是在教育部的精准帮扶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各举办州市的关心支持下按照“1+N+M”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大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普洱茶学院建设持续推进,凝聚了普洱市和滇西大双方的心血,我对普洱茶学院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从普洱茶学院的成功办起来,到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亮点,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希望今后能够更加合理灵活运用各项政策,尽快解决学院发展建设中面临的软、硬件各项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学院新校区建设要尽快启动。普洱茶学院是普洱人民的大学,也是滇西大的重要组成,双方都将努力支持普洱茶学院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携手推动普洱茶学院规模与质量并举并重发展。进而真正实现地方与高校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为普洱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储备更多人才,共同为实现我省2035年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会上,杨丽宏详细介绍了滇西大及普洱茶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她指出,滇西大承载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改革、助推滇西脱贫开发、扶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学校建设近5年来,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各举办州市的关心、支持下,教育教学逐步走上正轨。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普洱茶学院,从筹建初期到现在,校地双方都付出了十二分心血,现今面临着办学资源和师资严重不足的发展瓶颈,希望普洱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继续关心、支持、帮助滇西大,一如既往重视普洱茶学院的建设发展。
调研期间,袁希平、杨丽宏一行实地查看了普洱茶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困鹿山皇家古茶园,普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昌介绍了普洱茶从种植、采摘、发酵到制作完成的全套工艺。袁希平指出,普洱茶学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推进普洱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早日实现普洱茶产业“生产有标可依、管理有标可循、转型有标引领、服务有标支撑”,全力助推普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调研组在普洱茶学院分别召开了2021年普洱茶学院春季学期工作推进会和普洱茶学院2021年春季学期高校银龄教师座谈会。
▲袁希平向新到普洱茶学院的银龄教师华南理工大学樊利民教授颁发聘书,并与在普洱茶学院的全体银龄教师合影。
袁希平对普洱茶学院2020年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普洱茶学院过去几年的工作有突破、有亮点,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实现4名学生进入研究生复试实属不易,要再接再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袁希平对目前普洱茶学院建设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他强调,一要树立大校意识、大校格局。接下来学校的工作重点是以总部的发展为龙头,从而不断带动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发展。普洱茶学院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尽快解决办学资源匮乏问题,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抓手,首先做好人才培养,接着是社会服务,科研要以人才培养为支撑,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引进、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和选派挂职干部人才等各项政策、资源来进一步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特别是要全力做好银龄教师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好银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三要抓紧抓实当前的重点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学生管理工作及总部到学院的学生转接工作,尤其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学院校企合作优势,全力推进普洱茶学院就业工作开展。
▲袁希平、杨丽宏与普洱茶学院茶学专业已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的首届毕业生杨世旺(右三)交谈。
▲杨丽宏代表学校与普洱茶学院签订《天博买球2021年学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