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会议。很感谢普洱茶学院给我们来参加的机会,同时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学院对我们和平村的帮扶是真正用心的,是帮到每家每户的。今天学院领导带我们去参观茶博园、万亩茶山,今天的讲座也打开了我们对待茶叶的思路,学到了很多我们以前都想不到的东西。我们回去会思考一下怎么更好地做茶叶,怎么找到致富的路子。”来自澜沧县谦六乡和平村的茶农代表吴新平、李进春、李季在参加天博买球主办的“高校茶文化与康旅教育扶贫工作暨产教融合专项交流会”后谈到。
澜沧县谦六乡和平村是天博买球普洱茶学院“挂包帮”定点扶贫村,位于谦六彝族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6公里,距澜沧县城83公里。全村共辖22个自然寨28个村民小组,主要以拉祜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为主,有户籍人口1512户5087人,全村累计建档立卡贫困户776户2763人,是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于2014年纳入贫困村,属于深度贫困村。2018年,普洱茶学院加入到普洱市澜沧县的脱贫攻坚战役当中,开始对澜沧县谦六乡和平村开展定点帮扶。
天博买球普洱茶学院于2017年5月正式成立,是一所因扶贫而生、因产业而动,肩负着消除素质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推滇西边境山区特色产业发展任务的特色学院。
一个刚筹建的大学“人少任务重”,一个深度贫困村“五月粜新谷”,如何实现脱贫呢?普洱茶学院党委书记姜志刚指出,“依托茶学专业优势,厚植精准扶贫力量,进行产业扶贫!我们普池洱茶学院植根于普洱茶的大地,要用心深耕好茶,咬定目标做好和平村扶贫工作,坚决啃下‘硬骨头’!”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构建长效脱贫机制的长远之计。但是,产业扶贫的关键是因地制宜,不能唯项目盲目上马,摊大饼。因此,学院老师们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上茶山实地调研,发现和平村的地理气候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具有不错发展前景。同时家家有茶地,家家卖茶,但苦于没有科学的加工技术和固定的销售渠道,导致茶叶价格低、难赚钱,农户对茶地的打理既不上心也不科学。学院决定以“强基础、抓产业、聚合力、精帮扶”的帮扶思路对和平村进行帮扶。
扶贫先扶智,先从思想上让和平村每家每户都知道发展茶业大有作为。学院教师深入农户家中积极动员宣传,面对面谈心,以一个个科学种植和加工提升茶叶品质的事例让他们消除顾虑,勇敢迈出第一步,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道理。学院党委书记、各支部书记送党课进和平村,讲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党走”等主题党课,加强挂包户感恩诚信教育,彻底摆脱“等靠要”思想。以抓好“党建促脱贫”为着力点,一支队伍盘活一个村子,让和平村每一位村民都知道和平村的脱贫离不开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攻坚、主动作为,也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主动承担、踏实作为。
扶贫扶产业,从技术上和管理上保障和平村每家每户的茶有处可销。普洱茶学院充分利用茶学、植物和资源循环专业师资和技术资源,帮助农户发展茶产业。学院教师开展现场教学,手把手在和平村培育茶树病虫害防治示范茶地教茶农用科学环保的方法种植管理茶树;用绿色生态的方法防治病虫害;用优质高效的方法加工茶叶。为解决茶叶生产、销售和管理问题,由学院和谦六乡政府多渠道筹集150万元资金新建和平村茶叶初制厂,配齐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机械,方便了农户加工茶叶,增加了茶叶加工的种类,保证了茶叶品质。学院邀请校企合作伙伴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参与和平村初制厂管理,帮助和平村农户科学种植、管理、加工、销售茶叶。同时邀请相关专家赴和平村深入开展和平村茶产业的技能培训工作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如有机生产和病虫草害生物防控、有机生产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管控、生物有机肥施用及茶叶采摘规范相关知识及要求,惠及200余人,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
多方联手齐发展,找准产业共聚力。学院持续推进《“和平红”新型红茶产品研发与示范推广》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助力当地茶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实地调研、多次商议,由学院牵头,以和平村初制茶厂为依托,组成了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和平村和美合作社和农户的利益联合体,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运营模式,由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收购鲜叶,在和平村茶厂指导和平村和美农民专业合作社员工加工茶叶,促进和平村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合作共赢。探索出了一条高校脱贫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加工技术服务保障、提高茶叶鲜叶收购价格、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型脱贫模式,借以带动整个区域的脱贫奔小康。
目前,茶厂已经运营半年多了,鲜叶收购量从第一周的2133.8公斤、13739.4元,到目前平均一周能收购鲜叶3758.96公斤、22857.29元。截止2020年11月20日,茶农鲜叶直接卖给茶厂,收购均价为5.74元一公斤,每公斤比之前茶农自己售卖提高1.49元。
扶贫扶真贫,心中有真情,脱贫不返贫,美丽和平陪你我同行。普洱茶学院协调澜沧县体彩公益金18.8万元在老街一、二组建设村小组活动室,提升了和平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春节购买价值1500元的陀螺10个用于和平村春节民族体育活动;协调市民政局先后捐赠13盏和9盏太阳能路灯,亮化村组道路,为村民送温暖。
一片茶叶托起一个学院铺就一条脱贫路,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2020年6月底,经过6年脱贫攻坚奋战,和平村已全部达到现有脱贫标准,成功脱贫出列。自定点帮扶以来,普洱茶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部署精神,切实按照滇西大总部的要求,创新扶贫形式,把提高和平村农户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深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贫困户产业技能培训工程,实现贫困户产业发展由“输血式”扶持向“造血式”自力更生的转变,切实推动和平村产业扶贫落地生根,在普洱大地书写了新时代扶贫攻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