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校党委书记罗进忠走进我校精品思政课堂《知乎中国》,为学生讲授《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案例介绍》。
为讲好这一课程,罗进忠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讲座内容、精心制作PPT。讲座共分五部分:一是区域经济简介,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及未来展望,四是云南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五是云南区域经济发展案例。罗进忠对区域经济的概念和功能作了深度诠释,结合云南省情对学生的关切进行了详细解读。他着重介绍了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云南的战略,如城乡融合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在介绍了剑川、贡山、屏边等县域经济发展的案例后,他强调,县域强则国家强,滇西片区是全国14个片区中唯一一个不跨省的片区,人力资源的需求对于滇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滇西大作为立足滇西、服务云南、辐射带动周边的一所新建应用技术大学,主要培养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急需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爱岗敬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可以说,滇西大的学生未来在滇西片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大有可为。
丰富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对云南省情的精准介绍,联系滇西和滇西大实际的讲述方式,深受欢迎,强化了同学们对国家的认同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管理学院2020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张幂幂同学说:“罗书记讲课亲和力强,而且富有激情,结合他曾从事统计工作的经历进行讲解,既有案例,又有逻辑,让人听了还想听,意犹未尽”。珠宝学院2020级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张碧娟同学说:“罗书记的这堂思政课,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云南发展的重视,让我对云南的发展优势和短板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也责无旁贷。”
新闻多一点>>
罗进忠此次授课是我校《知乎中国》本学期公选课的最后一讲。
《知乎中国》公选课由我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办,本学期共有8讲,第一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结构转型》,由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卢汉龙讲授;第二讲为《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毛明华讲授;第三讲为《京剧艺术漫谈》,由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建峰和青年花旦名家马珍珍讲授;第四讲为《世界体系转变对中国对外战略的挑战》,由我校银龄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青建讲授;第五讲为《乡土中国的现代转换》,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邱杰讲授;第六讲为《先秦儒学的返本开新》,由我校银龄教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冯波讲授;第七讲为《家有良田不如薄技在身》,由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丽宏讲授。
这些课程设置紧扣思政课程改革的时代主旋律,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贴近学生需要,课程整合了校内外资源着力打造品牌和平台,将思政必修课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关注现实,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巨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