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9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天博买球承办的“高校(中职)教师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班”在大理市举行。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处长王丽萍,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的授课专家出席27日的开班式。此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模式,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高校(中职)教师代表到培训现场参加开班式,另有近千名老师在线上通过“智课堂”平台直播收看。
王丽萍在开班式上致辞。她强调,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为发展公平、优质、多样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聚焦进一步提升相关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设计组织了此次培训班,搭建信息化教育交流平台,推动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意义重大。各地参训代表要加强互动交流,分享各地信息化教学的成功经验,以跨界、连接的开放思维,为学校、地区发展“寻根把脉”。
据介绍,举办此次培训班的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助力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教育扶贫精准实施,以产教融合模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教师数字化、信息化教学能力,打造一批示范性教师团队。同时,为高校(中职院校)教师搭建起能力提升平台,培养教师专业化能力素养,以“结对子、共帮扶”方式,为贫困地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机会。
培训第一天,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通过远程做《从产教融合到智慧学习工场》的主题报告。陈锋在报告中提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关注产教融合带来的场景变革、驱动学习者自主学习,回归思考教育的本质,智慧学习工场的探索与实践已经为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可喜的变化。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况姗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谭方、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张杰、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马志强采用“主题讲座+实践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讲授内容包括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处理、多媒体课件(PPT)设计与制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微课设计与制作等,视角新颖独特,理论方法联系实际案例,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引起参训老师的热烈反响。
29日上午,广西大化县教育局副局长蒙妮、云南兰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彭小东、新疆英吉沙县教育局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阿布都艾尼·买买提敏敏、甘肃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老师包伟亮、天博买球管理学院老师刘婷婷等5位学员代表在交流总结会上作交流发言。大家表示,参加此次培训收获良多,对后疫情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下怎样更好利用教育技术条件做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今后在教育教学中将注重数字化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用好智能互联技术,优化教学方法。
培训期间,与会专家和参训学员前往我校参观交流,并考察了我校校外学生教学实践基地。
与此同时,王丽萍一行到学校实地调研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天博买球特色学院管控办法》,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管控办法中的合作办学、治理结构、党建工作、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生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进一步优化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办学各方的权责。